苏宁云商将启动互联网转型的最后一项步骤。苏宁云商副董事长孙为民日前在中国互联网大会上表示,今年9月份苏宁云商将建立线上开放平台,以真正实现互联网转型。该平台将提供三项开放服务,包括苏宁实体店铺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和物流数据等底层平台的开放服务。 这就意味着,在实施“双线同价”促进O2O融合之后,通过上线开放平台,苏宁云商将真正实现从实体连锁向互联网连锁的转型。
开放平台9月将上线
“事实上,从今年6月8日起实施的“双线同价”政策,就是苏宁转型互联网零售企业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因为过去苏宁是线上一家公司,线下一家公司,两家公司在做不同的渠道和业务,但通过同价这样一种调整,线上线下两家公司整合为一家公司整体运营,就是为进一步打造开放平台做铺垫。”孙为民表示。
孙为民透露,今年9月份,苏宁还会有一个大动作,就是全面推出开放平台。孙为民表示,由“双线同价”引发的O2O融合和开放平台是助力苏宁云商转型的“两翼”,也是实现云商的必由之路。“在这两个动作完成以后,苏宁的互联网转型将是真正的完成了。”他说。
事实上,早在今年年初,苏宁就曾对外宣布“店商+电商+零售服务商”的“云商”转型模式,而该模式本身就是建立在自营与开放两种运营方式的基础之上
“之前提出的‘云商’模式直接为苏宁开放平台提供了模式基础,而9月份推出的开放平台主要还是集中在线上,前期将先针对部分行业或领域吸引品牌商家入驻苏宁易购。”苏宁易购公关部相关负责人昨日向商报记者透露。“目前该平台已经进入最后的准备和调试阶段,9月份我们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详细内容。”
而据孙为民描述,开放平台主要基于苏宁旗下三方面资源的开放,一是在实体店面平台的开放;二是苏宁易购网上平台的开放;三是苏宁后台服务平台,也就是苏宁数据资源和物流资源的开放。
这就意味着,在9月份过后,苏宁旗下的大多数资源将进一步面向社会开放。“市场上很多卖家之前可能跟苏宁尚处于一种竞争关系,但随着苏宁放开渠道资源,这部分卖家很可能会通过入驻苏宁的形式,跟苏宁变成合作伙伴。”苏宁一位不愿具名的核心高管告诉商报记者。
用开放换取规模优势
从去年与京东大战“8·15”,到更名“云商”、推线上线下同价,苏宁为何在短时间内动作连连?又为何会在此时选择放弃之前的自营模式,启动开放平台?
“中国零售业目前正处在危机关头,行业成本增速抵消消费增幅、网购渠道分流线下、物流配送低质量高速度发展、实体零售企业大面积效益下滑、电商企业普遍性亏损。线上线下数以千万计的大小商家搏杀于红海,失血于无序的竞争环境,他们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平台支持他们共同发展。”苏宁董事长张近东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解释。
但在诸多业内人士看来,苏宁会在此时选择推出开放平台背后的原因远不止于此。
“事实上,观察苏宁的一系列动作大家会发现,早从去年苏宁完成融资过后,其竞争对手就已经从京东调整为天猫,因为天猫是目前电商领域唯一一家已经实现盈利的B2C平台,同时也是目前B2C领域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一方面苏宁融资后面临必须要迅速扩大规模的压力,另一方面,天猫也为苏宁提供了一个线上发展的范本。”家电行业资深专家刘步尘告诉商报记者。“就以今年年初关于电商收费的讨论为例,张近东的讨论对象已经由刘强东直接变成了马云。”
刘步尘还分析,苏宁在扩张压力下,首先是提出了“超电器化战略”,但如果只是“超电器化战略”,依然采取过去的自营模式,受到自有资源限制,则很难再把规模做大,要想进一步做大规模,就必须开放平台,引进更多商家共同经营。
O2O+物流+金融大共享
相比天猫从一开始就开放平台的经营思路,后进者苏宁打造的开放平台究竟具有哪些核心优势?
“针对前期入驻线上平台的商户而言,他们最怕的是名目繁多的平台收费,但由于苏宁本身拥有自营业务,开放平台里售卖的商品大多数是长尾商品,这将给苏宁自营业务带来流量与销量,因此苏宁不必向广大商户收取大量费用。加之苏宁开放平台处于上线初期,所以一定会给予商家重大支持。”苏宁方面相关负责人告诉商报记者。
据他透露,后期苏宁开放平台双线运行后,入驻商家业务可能将基于苏宁现有的自营业务,实现O2O运营。这就意味着,只要是入驻苏宁线上平台的商户,一旦苏宁启动线下卖场开放,就有机会直接入驻苏宁的线下卖场。
“这也是苏宁相较于传统电商开放平台最大的优势,不仅有线上这只手,更有线下这只手,并且这两只手因为前期推出的同价政策联系得更加紧密。”该负责人表示。
重庆苏宁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透露,苏宁过去20年在供应链管理、物流仓储配送等方面建立起来的成熟体系,也将在开放平台正式上线后面向入驻商户开放。
“此外,苏宁后期预计还会将自己的金融、售后、客服、数据等服务开放给入驻商户使用,为商户日常运营提供全方位支持。”他表示。“O2O+物流+金融大共享,这三方面的服务将构成未来苏宁开放平台相比其他开放平台的核心竞争优势。”
纵深
苏宁平台的开放性之辩
“苏宁所谓的开放并不是绝对开放,而是选择性的开放,并且这种形式的开放究竟能否为平台营造出一种公平的竞争环境还很难说。”天猫商城一不愿具名的高层人士昨日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他看来,天猫之所以能做到行业第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天猫的开放够彻底,从经营品类、到商户、到物流、到交流,中间没有任何一个环节涉及到天猫的自营,但这一点按照苏宁提出的“自营+开放”模式显然很难做到。
“这就好比一个人既当选手,又当裁判,对于这个人的公正性就很值得怀疑。”上述天猫高层如是说。
“苏宁究竟能开放到什么程度,还需等到9月份才能揭晓,但目前可以肯定的是,涉及到数码、家电、母婴这些优势领域,苏宁依旧会采取自营模式,一旦引入其他行业的商户,就资源的分配上,冲突和重叠在所难免,如何保证入驻产品与自营产品的销售公平性,是决定苏宁能否成功打造开放平台的关键。”家电行业资深观察家梁振鹏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家电渠道专家、帕勒咨询公司资深董事罗清启看来,在关于苏宁开放平台的讨论中,开放与否、开放程度都不是关键。“关键是当前的中国零售业处于一种大变革的状态,大连锁已经走过了它最辉煌、最巅峰的时期。在此前提下,苏宁从‘超电器化’到‘云商’的转型探索和思考,无论如何都是势在必行。”他说。
商报记者 任忠君 实习生 朱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