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种社交软件的普及,许多网友都被各种副作用骚扰,以致产生了“逃离微信”的冲动。截至昨晚7点,微博话题中参与“逃离微信”的网友达到800余万。
不过,该怎么逃离让人喘不过气的社交软件呢?关掉微博微信?这种方法已经弱爆了。近日,一些打着“反社交”旗号的手机APP异军突起,给你提供了新的逃离办法——聊天记录浏览1秒后就会“自动消失”,好友进入你身边一定范围时,手机会自动“示警”……这些APP如此设置,唯一的目的就是——让你远离你的社交圈。
这些手机APP真的能让网友成功“反社交”吗?
照片“阅后即焚”
网友捧为神器
近日,一款手机APP“咔擦”引起了众多网友的追捧,因其独特的“阅后即焚”功能,被网友们誉为“反社交神器”,昨日商报记者查询发现,光是在安卓应用市场上,该软件下载量就达到十余万。
昨日下午,记者下载“咔擦”试用了一把,登录进入主界面后,只见页面上排列着众多陌生网友的头像,但每个头像都打着马赛克。记者随机选择一张按住不放,头像变成了清晰的大图,但只要一松手,图片便“刷”一下变成一堆碎片消失了。即使按着不松手,过了10秒后,图片照样碎掉,而被看过的头像,便从此变成灰色,再也没法打开了。
该软件的“反社交”不仅限于陌生网友,即使是好友,也难逃“阅后即焚”的魔手,记者让“咔擦”好友发来一段消息,记者点击进入阅读,退出后,消息条立即显示“已销毁”,此时再怎么点击,都无法再次阅读了。
昨日,商报记者联系上“咔嚓”软件创始人赵栏,他表示,一年前,自己关注到国外的“反社交”软件,感觉很有意思,便和公司同事一起研究出了这款软件,“从本质上,‘咔擦’是一款带有‘反社交’功能的社交软件,可以像普通社交软件一样寻找、结交好友。”赵栏说,“与普通社交软件不同的是,从‘咔擦’里想找到聊天记录是基本不可能的,这里图片最多能保留10秒,而文字信息和语音,最多也只保留3天,不仅可以让网友缩小朋友圈,而且能更好地保护网友的隐私”。赵栏告诉记者,软件上线一年多来,已有几十万用户。
除了“咔嚓”,类似的“反社交软件”还有“抛吧”、“蜂吧”等,昨日记者试用后发现,这些软件跟普通社交软件一样,都能加好友、聊天、发状态,不同的是都没有点赞、分享、评论等功能,相反,聊天记录、图片等内容,都会在浏览后立即被清除。
危险警报
不想见的人正在靠近
大多数社交媒体应用都在帮你拉近和朋友间的距离。但现在,很多网友开始使用一款名为“clock”的手机APP,它可以从社交网络收集位置信息,判断你的朋友们的位置分布,从而帮你避开那些不想见的人。
昨日,记者下载“clock”试用了一把,进入界面后,clock就会显示一个你所在位置的地图,记者将一位好友标记为“想避开的人”、“警戒距离”设置为500米,记者先走到距离该好友约1000米外的位置,然后向该好友方向移动,走了大约一半的路程后,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提示“已进入警戒范围”。
神秘功能
QQ也能“反社交”
除了针对性的“反社交”软件,不少主流社交软件,其实也有反社交功能,包括QQ、陌陌、微米等。
昨日,记者与同伴用最新版本的手机QQ试了一下。在点击聊天页面右下角的“+”符号后,出现了两页功能应用,包括“照片”、“拍照”、“视频聊天”等。在翻到第二页时,有一个“闪照”功能,点击可以正常拍照。发送给同伴后,消息条在未读状态下显示“23小时后过期”。随后,该同伴点击阅览,进入阅览时,图片右上角开始倒计时5秒,5秒后便立即“焚毁”,消息条显示“已查看”。
专家
“反社交”也是社交
“‘反社交’也是社交的一种。”昨日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携手互动CEO、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研究中心专家委员唐兴通表示,一般的社交软件主要是拉近用户的距离,为其相互联系提供尽可能多的便利,用户在社交平台上保持沟通并形成关系链,平台上保存着的聊天记录和语音等社交轨迹,也是用户间的亲密度的证明。
“‘反社交’软件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网友对各种社交软件的排斥,对各种网络信息进行屏蔽;另一种就是有意识地缩小自己的朋友圈,这与传统的、为交更多朋友的社交是相反的。”唐兴通告诉商报记者,“反社交”行为更多地取决于个人,是个人心理需求和作出选择的一种行为状态,“对社交的排斥也可能是暂时的,是网友在网络社交中的自我调节”。
链接
逃离社交
还有这些神器
“Rando”:可以拍一张照片并上传,随后这张照片就会被随机推送给另一位拍照上传的用户,在15秒之后,发出照片的用户也会收到一张随机送回的照片。没有拍摄者,也不能转发照片,唯一能知道的信息是照片来自哪里。
“Pair”:该应用只针对情侣和密友,用户群组上限为两人,意味着仅提供一对一交流。用户间除了发送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还能设置共同日程,记录各种纪念日。
“抛吧”:选择一张照片,抛出去与大家一起分享,对方看过后照片就消失了。可以设定照片让对方能看几秒,设定照片允许粉丝还是所有人看。
“蜂吧”:在聊天状态下,可以开启隐私聊天模式,信息会在阅读后消失。